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及時開通了網絡咨詢、心理熱線等形式,為社會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心理咨詢與援助服務。在兩個多月的工作中,中心接待的求助個案的問題涉及情緒焦慮、親子溝通障礙、學習焦慮、家庭教育沖突、危機干預以及其他多種原因導致的心理困擾等多個方面,其中親子沖突、情緒問題、學習問題是咨詢工作中最常見的三類問題。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咨詢師對這三類常見問題的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常見咨詢問題一:親子沖突
廣州青少年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接待的咨詢案例中想要解決“親子沖突”的案例占比是最大的,咨詢者大都是小學高年級與初中學齡段的家長,引起“親子沖突”的原因是多樣的,其中一個比較普遍性的導火索是由于疫情的影響,孩子居家線上學習,親子互動的機會多了,矛盾也多了,引起沖突的矛盾可能是起床拖拉,學習不認真,不完成作業,對父母的嘮叨指責的不滿等等,那如何避免親子沖突呢?
1.在合適的時機對話,避免引起沖突的話題
當孩子處在情緒中的時候,孩子不太可能聽進家長的觀點,他們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只能看見眼前的問題。所以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溝通有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與孩子對話可能會起沖突的話題,比如在平時兩個比較輕松愉快的時候,才可能讓孩子聽見自己的觀點。
2.換位思考,尊重與理解能夠開啟對話的通道
想要緩解親子沖突,最關鍵的是親子之間有對話溝通的可能性,如果家長希望能和孩子相處好,那么首先自己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放下居高臨下的家長權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看看。
對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嘗試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我們只為孩子提供意見,但是不把意見強加到孩子身上。處理家庭的事情也一樣,孩子的想法也應該得到認可和尊重,可以多問問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商量,這會讓孩子覺得你是真的尊重他,在乎他的想法,才有可能開啟對話的通道。
3.傾聽與接納能夠帶來彼此的信任
家長口里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出發點是為了通過比較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想讓他成為的樣子,傾聽孩子的心聲,發自內心的去鼓勵孩子,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時,他們才能信任父母,彼此之間的關系才能融洽。
常見咨詢問題二:情緒問題
因為疫情的緣故,居家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面對線上課堂中學習狀態不好,提不起勁,感到很焦慮,很容易被干擾,情緒容易急躁,另外由于學習狀態不好,考試成績下降,對考試也感到焦慮,到中心尋求緩解焦慮郁悶情緒的案例主要是高中生,這類主要由于學習引起的焦慮焦躁的情緒可以從以下的方面進行調整。
1.正常化負面情緒
比如因為疫情居家學習產生的焦慮,焦慮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情緒,是對未來事件的不確定感的預測,由于疫情的不確定性更容易帶來這種焦慮的情緒,同時居家學習讓困在家中的學生學習節奏被打亂,難免因此急躁不安,所以我們不必刻意壓抑或完全否定這些負面情緒。
2.接受負面情緒
焦慮是我們情緒的一部分,就如同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一樣。不要想著消除焦慮,嘗試帶著焦慮去學習和復習,順其自然,先接受它再慢慢的淡化它,總是想消除焦慮,會適得其反,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焦慮”上,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情。
3.調整情緒,學習放松方法
正念呼吸訓練:呼吸訓練的時間可以是幾分鐘,也可以是半小時,根據你的需要來確定,保持一個舒適的坐姿,把脊背挺直,坐在椅子上,要確保脊柱是直的,可以閉著眼睛也可以打開眼睛,然后全然感知任何你正專注的事物,不要判斷,充滿友善,保持接受,充滿好奇,觀看自己的呼吸,體會深深地吸氣,緩緩地呼氣,多做幾個回合,盡可能長的呼與吸,記住,這段時間完全屬于你自己。
注:也可以在網上搜索正念呼吸訓練的音頻跟著一起練習,最好能夠每天都花幾分鐘的時間去練習。
4.與情緒對話,找到彼此的平衡
適度的緊張、焦慮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但過度的焦慮會讓我們出現緊張、恐懼、出汗、心慌、發抖等身體反應,會讓我們的意識范圍變的狹窄,注意力無法集中,思想的清晰度收到影響,可以通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與影響你的情緒對話,例如出現了焦慮問題,作為情緒的主人的你可以給焦慮寫封信,與你的消極情緒對話。
常見咨詢問題三:學習問題
上述分享的親子沖突、情緒方面的困擾大多都與學習離不開,居家學習,線上課堂對學生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學習效率等等都是挑戰,大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這種線上課堂的方式,隨之帶來了邊上課邊玩手機,沒辦法按著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學習休息,作業很難按時按要求完成,這個情況出現在各個學齡段,不少家長表示線上課堂開始后小測成績一落千丈,家長們心急如焚,因此希望中心咨詢師解決學習問題的基本上都是家長,那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1.認清角色定位,清晰親子邊界
當家長陷入對孩子學習的擔憂與焦慮的“旋渦”時,會感受到家長恨不得幫孩子上課,幫孩子考試,此時家長與孩子的邊界不清晰,常常引發沖突,當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與孩子關系變得緊張時,父母需要意識到去指責與要求孩子學習不是在幫助他,反而讓孩子把精力放在與父母的對抗上,更不愿意面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2.想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需要家長看見孩子的努力
咨詢中家長們常常在咨詢的開始就吐槽孩子對學習上的表現各種不滿意,當咨詢師詳細的了解會發現,這些孩子并不是不努力,只是線上課程對他們的各方面要求都太高,他們真的很難一直專注,家長們需要看到他們的不容易,看到他們在努力的跟自己的拖拉、偷懶、走神做抗爭,家長對他們的努力看見的越多,孩子才更有力量去面對學習的困難。
3.嘗試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溝通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家長常常不自覺的把孩子的學習需要承擔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用家長的智慧與經驗去應對孩子面對的困難當然易如反掌,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很困難的,這個困難的程度不是家長以為的你可以這樣那樣就可以應對,而需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身心發展階段去考慮,假如你在這個年齡遇到這個挑戰你能做什么?你的父母可以怎么提供幫助?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