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講話,學習如何把話講得漂亮,講得完美,講得貼切,進入書店,這類關于講話的書籍鋪天蓋地的占據了書店的每個角落。殊不知,不講話也是一門藝術,在很多的時候,不講話,比講話,來得更加重要。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教人演講,學費是10元/人。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向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哲學家學習。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了蘇格拉底那里,口若懸河地向蘇格拉底訴說了他想成為一個演講家的夢想,演講對他來說的意義,還有他這些年來努力學習演講的歷程。半個小時過去了,那年輕人終于講完了,蘇格拉底對他說:你要交20元的學費。年輕人很不滿:憑什么別人都只要10元,而我要20元?蘇格拉底說:因為我只教別人“如何演講”就可以了,但對你,我還要教你“如何不講話”,所以要收20元。
無獨有偶,美國思想家、政治家富蘭克林也在《三十條自律原則》中主張“沉默寡言”,讓人們學習不講話。
中國耳熟能詳的句子:沉默是金,也在表達著沉默的意義。
然而,為什么那么重要的沉默、不講話會那么讓人難以接受呢?這背后有著怎樣的緣故呢?
原來,沉默一般有著兩種原因,一是陪伴、等待、包容、謙遜;二是無知、膽怯、懦弱、沒主見。在很多人心中,他們忘了沉默積極的原因和意義,他們只看到第二種原因,認為沉默就是不好的,讓人難以接受。
其實,當別人誤解你、批評你的時候,你不講話,只是微笑著看著對方,不需要去和別人辯論、爭吵,這內心是何其的強大,這里面是何其的包容?
當你事業有成時,你不講話,不到處宣傳,逢人就說自己的成功,不需要憑借這成功來提高自己的形象,這內心是何其的強大,這里面是何其的自信?
當你遭受挫折的時候,你不講話,只是默默承受著這苦難,堅持著,努力著,沒有去怨天尤人,做一個祥林嫂,這內心是何其的強大,這里面有著何其的堅韌?
當你朋友在向你傾訴的時候,你不講話,只是專注的傾聽,用心去感受他的感受,沒有去打斷他,教他如何去做,這內心是何其的強大,這里面有著何其的包容?
當你孩子缺乏毅力,總是讓你幫他做事時,你不講話,只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沒有去過多的伸出援手,沒有去承擔本該他承擔的責任,這內心又是何其的強大,這里面有著何其的智慧?
……
講好話是水平,不講話是智慧。學著在該沉默的時候不講話,這就是沉默是金的最真實體現。
專業的廣州心理咨詢機構——心燈心理提醒您,如果您感覺自己在人際關系、人際交往中遇到了問題,需要廣州心理醫生的幫助,請撥打我們的預約電話:020—29038776,或預約QQ:841815372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給您最專業的服務。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