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本該是件幸福的事。但孩子的教育卻讓很多父母異常頭疼??傆X得孩子的教育是件吃力不討好,費心費力的事。其實真的是這樣嗎?
未必!教育是要講方法的。沒有方法的教育是盲目的,效果微乎其微,甚至會引起反作用的。所以,在教育之前,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天性,順勢而為,這樣才能教育出真材實料的孩子。
孩子第一天性:模仿
我們生下來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會去學習、模仿。不僅孩子,成人也是這樣。你想想,你第一次去吃西餐、外國菜,是不是先坐在那里看看別人怎么吃,然后才開始動手的?或者是在出門前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然后選擇資料里說的作為模仿對象?
模仿是每個人的天性,這就為古代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提供了理論依據。所以,要教育好孩子,最為關鍵的是給他做好示范。父母的表現是怎樣的?一個脾氣暴躁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真正平易近人的孩子?
孩子第二天性:好奇
好奇心是上帝給人們最寶貴的禮物。只有對凡事都保持有好奇心,才能推進人們去不斷探索、了解未知的事物,從而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好奇心被不斷滿足,人們享受著探索過程中的樂趣。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好奇天性的直接反映就是不斷問“為什么”。每個孩子都是如此。作為父母,如果粗暴地拒絕“小孩子不準問那么多!”,只會打擊孩子的好奇心,讓他變得平庸和碌碌無為。聰明的父母會引導孩子自己去查閱資料,讓他們明白,要想了解知識,需要自己動手,而這過程,也為日后獨立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孩子第三天性:叛逆
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就開始出現了。這是的叛逆是必須的,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逐漸成熟,他需要通過不斷地說“不”來理清自我界線,確認自我的力量。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變得更加獨立,思想也更加成熟和豐富。不過,父母卻在這個階段倍受打擊。曾經聽話的孩子一下子來個180度的大轉彎,任誰都會有些難受的。
聰明的父母在這個時候,會讓自己接受孩子的變化。他們心里明白,孩子遲早是要長大的,孩子遲早也是要離開家的。這個時候越放手,日后孩子就越能獨立,走上社會就越成熟。他們也會去建立自己的家庭,孩子陪伴了自己這么多年,需要慢慢放手了。自己站在孩子背后,當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能夠找到自己就夠了。
于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表現得更加有張力,更加成熟和自信。
這就是孩子的三大天性,了解了之后,你們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嗎?
專業的廣州心理咨詢機構——心燈心理提醒您,如果您覺得自己在親子關系、孩子教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廣州心理醫生幫助的話,請撥打我們的預約電話:020—29038776,或預約QQ:841815372與我們聯系,我們會給您最專業的服務。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