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開始叫做“老”?心理學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一般認為老年期是60歲至衰亡的這段時期,按聯合國的規定,60歲或65歲為老年期的起點。
那人們從什么時候開始“老”的呢?
有人說從60歲開始,因為那時進入了老年期。
有人說從35、40歲開始,因為進入更年期,身體開始老化。
有人說從18歲開始,因為身體發育結束,機體已經不再生長,而是慢慢進入衰老階段。
有人說從孩子生下來開始,因為身體的發育也是老化的同義詞,從一開始就是想著衰老、死亡邁進的。
那怎么才算是真正的“老”呢?
我們不從生理學,而從心理學上去看,“老”會有一些標志,比如對新事物不再好奇、不再愛湊熱鬧、開始與社會脫節、不時感到煩躁,這些就以為著你開始“老”了,我們把這個叫做“初老癥”,出現者的年齡多為30歲左右的人士。
“初老癥”跟生理上的衰老并不相同,30歲人的機體還處于健康狀態,并未出現真正的衰老現象,這里的“初老”指的是心理層面。
“初老癥”這個詞來源于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它指的是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一些年輕人心理年齡偏大,表現得過于成熟,甚至于有些老年人才會出現的心理特征的情況。
“初老癥”深深被年輕朋友所接受,有不少年輕人都覺得自己換上了“初老癥”,并且特別喜歡以“初老癥”自居。
其實在30歲左右,注意力有點下降,或者精力恢復得稍微慢一些,都是正常現象,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初老癥。而很多年輕人會按照初老癥的標準來對號入座,只要滿足了一條,就說自己“初老”了,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當自己沒有“初老”卻被自己認為“初老”后,會給自己一些不良的積極暗示,會讓自己的言行更符合“初老癥”的樣子,這個在心理學上叫做“自我預言實現”。
“初老癥”跟壓力密不可分,在各種壓力的作用下,如果不及時調適,會讓心理疲憊不堪,自然就出現了“初老癥”的癥狀。
所以,要想緩解“初老癥”,還是要從改善壓力入手,這樣才能更積極地面對工作,才能更幸福地面對生活。
廣州心理咨詢的專業機構心燈心理咨詢中心提醒您:如果您在情緒或壓力上遇到了問題,需要廣州心理醫生的幫助,您可以撥打我們的預約電話:020-29038776,或預約QQ:814815372,我們會給您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