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愛情,是愛情嗎?
不是。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這么認為。
純真時代的愛情,是愛情嗎?
是。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同意。
那孩子們身上獨有的純真愛情呢?又算愛情嗎?
在去北京的火車上看完了小說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跟電影版的情節(jié)有著很大不同。不過,這題卻依然沒變,都在講述那份純真時代的愛情。我深刻地感受到,那孩子之間的愛情,真真確確、確確實實、實實在在的愛情。
之所以大部分大人會否認這種愛情,那是因為大人們不懂孩子的愛情。
小孩子也懂愛情,他們特有的愛情,特別的愛情方式是他們最為寶貴的財富。他們在愛情中激情澎湃、海誓山盟、如影隨形、花前月下,這本身就是愛情,大人們已經忘卻的單純的愛情。
大人們不懂孩子的愛情,孩子一樣不理解大人的愛情。
單純的孩子們看不懂愛情沉重的附屬品——家境、車房、去世的父母。愛情為什么要那么復雜呢?兩人在一起快樂不就挺好嗎?孩子心中的疑問折射出他們眼中單純的愛情。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看一遍感動一遍,不論是電影亦或是書。
或許,單純的愛情只有在那些年里才能擁有。
或許,單純的愛情只有在那些年里才配擁有。
那些年之后,沈佳儀看懂了愛情。大人們的愛情已經不再是誰比誰付出得更多、給更愛誰的問題。愛情不是簡單的喜歡就能夠在一起。人在社會上,總是會有太多的限制和無奈。所以,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著平行世界的沈佳宜和柯景騰,然后繼續(xù)按照社會的準則去生活。
這是愛的社會化,這是愛的悲哀,這是愛的成熟。
這份愛的背后,每個人都把心中那份純真的愛珍藏起來,放在角落的箱子里,永遠地保留起來,不再打開。也會很害怕打開,因為一旦打開,那種心靈深處對純真愛情渴望的涌動,會把人一點一點侵蝕,對此刻的婚姻、此刻的愛情構成巨大的威脅。
于是,帶著深深的壓抑,人們享受著表明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只是,在壓抑自己渴望的同時,也逐漸地見不得別人擁有這份純真了。承認了孩子的純真愛情,這不是又會引發(fā)自己的念想嗎?自己那蠢蠢欲動的內心還沒真正平靜呢。
大人們其實并不是真的不懂孩子們的愛情,而是不敢去懂。
可悲的大人。
可悲的愛情。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