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心理學也逐漸被大眾接受并熟知。今天我們為大家摘錄了北京大學心理治療串講筆記中的一些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對心理學行業有更多認識。
一、 有關心理治療道德準則主要涉及下列幾方面內容:
⑴ 心理治療工作者應明確其臨床服務工作(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的目的,是促進來訪者的成長,自強自立,而并非使來訪者在其未來的生活中對治療者產生一種心理依賴。
⑵ 心理治療工作者在其臨床服務工作中(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應尊重來訪者,按照本專業的道德規范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治療關系。不得利用來訪者對自己的信任或依賴謀取私利,不得與來訪者發展專業工作以外的社會關系。
⑶ 心理治療工作者應尊重來訪者的個人隱私權,在臨床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在從事臨床心理學工作中涉及的有關信息,包括個案紀錄、測驗資料、信件、錄音、錄像和其他資料應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保存。因專業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采用臨床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那些可能會據以辨認出來訪者的有關信息。
⑷ 心理治療工作者在從事臨床服務工作時,應按照有關的政策與法規所制定的標準收費。個人不得接受和索取額外報酬。
⑸ 心理治療工作者在采用心理測量工具時應全面了解有關測量(包括各種量表、問卷)的目的、內容及局限性,嚴格按照測驗指導手冊中的規范操作各種心理測量工具,并能正確和合理地向來訪者解釋有關測量的結果。測驗使用的記錄及書面報告應妥善保存。
⑹ 除上述有關的要求之外,心理治療有自己的治療理論、技術方法;治療過程有自己的特點、規律;在發達國家許多心理治療已列入保險計劃,政府部門對心理治療專業有專門的政策和法規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這些均是專業工作所應具備的特征。
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相似之處:
⑴ 二者采用的理論和方法常常是一致的。
⑵ 二者進行工作的對象常常是相似的。
⑶ 在強調幫助來訪者成長和改變方面,二者是相似的。
⑷ 二者都注重建立在幫助者和求助者之間的良好的人際關系,認為這是幫助求助者改變和成長的必要條件。
三、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主要區別:
⑴ 心理咨詢的工作對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治療則主要針對患有心理障礙的人進行工作。
⑵ 心理咨詢所著重處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問題,職業 選擇方面的問題,婚姻家庭問題等,心理治療的適應范圍則主要為某些心理障礙、行為障礙、身心疾病等。
⑶ 心理咨詢一般用時較短;而心理治療費時較長,治療由幾次至幾十次不等,甚至經年累月才能完成。
⑷ 心理咨詢工作主要在意識層次進行,更重視心理咨詢工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導性,焦點在于找出已經存在于來訪者身上的內在因素,并使之得到發展;心理治療的某些學派,主要針對無意識領域進行工作,并且其工作具有對峙性,重點在于重建來訪者的人格。
⑸ 心理咨詢工作是更為直接的針對某些有限的、具體的目標進行;心理治療的目的則不那么具體,其目標是使人產生改變和成長。
⑹ 除上述區別外,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還存在其他一些顯而易見的不同點。例如:二者所接受的培訓有所不同。心理咨詢工作者一般是由大學的心理學系畢業;心理治療工作者一般是在大學中的臨床心理學系進行培訓的。心理咨詢工作多在非醫療的情境中進行,如學校和社區;而心理治療工作者多在醫療情境中或私人開業的診所中進行。其他區別還包括,二者起源有所不同;二者在國外各有自己的專業組織和章程等。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