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突襲,很多人都擔心會被傳染,一如十年前的非典一樣??只旁从谖粗捎诳只女a生的“心靈病毒”要比身體上的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更大。因此,面對H7N9禽流感,我們應先接著心理疫苗。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表示,目前正在啟動H7N9禽流感疫苗制備工作,從發現病原體到生產出疫苗最短周期6至8個月。面對H7N9禽流感突襲,等待抗病疫苗的同時,公眾應首先接種“心理疫苗”。
恐慌源于未知,而由于恐慌產生的“心靈病毒”要比身體上的病毒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造成的社會不良影響更大。非典時搶醋和板藍根,日本地震后搶鹽,百姓普遍的心理是:實際疫情會不會比官方說的更嚴重?現在不買進,萬一后面漲價脫銷怎么辦?
這次國家衛計委明確表示:將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防控方針,同時承諾,將做到“疫情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此外,南京等一些城市已發布“禁漲令”,禁止防控期內相關藥品的漲價行為。
可以說,無論是“早發現、早報告”還是“信息公開透明”,都是十年前的“非典”留下的遺產。然而,從“非典”至今,我們也要注意到,自媒體輿論場興起,政府對疫情披露的速度和態度是否能適應新媒體環境下受眾心理的需求,關系到政府為公眾接種的“心理疫苗”的有效性。河上漂浮的死豬、小區地面上的死麻雀,一張圖片可以瞬間被數以萬計的網民看見并轉發,每一種公眾的聯想都會被網絡放大,能否以更加理性和求實的態度及時回應,和公眾坦誠平等地互動,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這次H7N9禽流感出現后,一些網站秉持科學精神開設專題介紹禽流感,有醫學專業背景的網民也自發撰寫科普文章,藥店經營者在店門口掛上預防禽流感“小貼士”……為這支“心理疫苗”增添了有效“因子”,傳遞著疫情背后的人間溫情。
有一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公式:流言的強度等于事情的重要性乘以情況的模糊程度。只有當一個個“未知”轉化成“已知”,“未知”的恐慌才不會進一步發酵。政府主導,公民互助,讓真實、有效的信息抵達每個人心中,這劑“心理疫苗”就能在疫情中發揮它獨特的威力。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