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爸爸和孩子會時刻記得,在這個暑假的某個時刻有一檔全新的“爸爸,去哪”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搞笑卻真實的情節讓人們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父母們得到深刻的反思,孩子的成長教育難道只是母親自然應盡的職責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同樣也需要方式和方法。那么現在,廣州心理醫生就為大家分析一下這五位爸爸的教育。
首先是三個兒子的爸爸,張亮、林志穎、郭濤,這里不分他們三人的名氣大小,也不論這幾個人的年紀大小,直說他們各有風格的父愛教育方式。
其一是張亮,可以說他完全打破了中國傳統教育中的“棍棒下面出孝子”,他與天天做朋友,并給予了全方位的認可與尊重。就連天天第一天的抗拒也表現了極大的耐心,同時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天天有種與爸爸平等對話的感覺。顯而易見,張亮的教育方式是成功的,相信會有更多的父親們為了孩子選擇這種教育方式。
其二是林志穎,個人認為林志穎的教育方式更加的適合對女兒的愛。他細膩的為kimi粘窗戶,耐心掃平阻擋kimi的一切障礙。這樣的方式絕對能夠激發起kimi內心深處的惰性,他會認為無論發生什么,身后還有一個父親為他擺平一切。不過,林志穎那種耐心確是應該大大提出表揚的。
第三個就是男子漢石頭的父親郭濤,他所說的放養方式讓石頭成長為一個大哥,讓眾多小朋友喜愛的男子漢可想而知。但是在“全然不管”的狀態下,他細膩柔情的一面也完美的展現,告訴石頭“如果不想做的話,你可以說,爸爸是可以理解的”,這種感覺對石頭這種男子漢絕對是有益的。
另外當然就是兩個小女孩的父親了,王岳倫和田亮。可以說他們的教育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從他們生疏的動作和行為來看,他們應該沒有更多的注意力給女兒。但是他們同樣秉承著“女兒要富養”的原則。無論王詩齡和田雨橙提出什么樣的要求,作為父親的他們完全做到了全方位的滿足。
簡單的分析了一下這五位爸爸的方式,不可否認,各種教育方式都有其可取之處,不過相信這檔節目最重要的目的應該就是提醒廣大爸爸們一定要拿出最大的注意力給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不管什么時候,父親這個角色是相當重要的,對女兒來說父親陪著她非常容易影響她的安全感建立;對兒子來說,父親則是其小時候的偶像,長大了的目標,經常和父親一起,可以培養他們的男子漢氣質。
爸爸們,也許你身邊的孩子們并不需要你帶回多少玩具和禮物,只需要你能夠拿出短暫的時間來陪伴他們,帶給他們難得的快樂。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