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什么是佛?何為人性?何為佛性?兩者間真的有著巨大的鴻溝,讓人不能逾越,只能仰望嗎?似乎不是!
在電影《頭文字D》中有句話一直讓我記憶深刻:其實神也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了的事,所以他是神。
其實,佛也是一樣的。在我看來,佛也是人,只是他超越了人性,成為了超越人性的存在,所以他是佛。
我一直相信,佛如果存在的話,他一定和我們相處在同一個世界,至少是同一個物理世界。我們與佛的區別僅僅在于心境而已,一個是人性,一個是佛性。
何為人性?貪嗔癡、有分別心、有我執等等,便是人性;何為佛性?不執著、了因果、沒妄念等等。
那是佛學書上所說的,很籠統,也很復雜,解釋起來太麻煩。
我試著把它說得簡單一點:人性即為本能,佛性則超越了人的本能。
人為何會有貪嗔癡、有分別心、有我執?在我看來這是本能的體現,不僅僅是人類,所有動物的本能亦是如此。
就拿交配來說吧,男人們總是希望和更多的女人發生關系,這是源于在原始社會,人們醫療條件不好,還時不時會有各種外來的危險,懷孕的女人未必能順利產下孩子,產下的孩子未必能順利長大,所以為了保證種族的延續,多撒種是必須的。這一點根深蒂固的潛意識觀念造就了今日男人的花心。
好,既然要和女人發生關系,就要有女人愿意才行吧。霸王硬上弓固然也是一種辦法,但如果那女人已經被一個更強壯的男人看上,你還怎么辦?打不過人家啊。于是,競爭就開始出現。要超越那個男人,要把自己的好展現出來,表現得更有力量,表現得更優秀,讓那女的喜歡自己,這樣就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發生關系了。
在此,人類便出現了分別心和我執。只有存在分別心和我執,我才能和其他人去做比較,我厲害,你差勁;我有一群女人,你沒有女人等觀念開始出現。厲害的人開始嘗到厲害的甜頭,他們會繼續執著,想要保持這種狀態,擁有更多的女人;差勁的人嘗到了差勁的苦果,也會繼續執著,想要突破這種狀態,擁有更多的女人。
這里,貪、嗔開始出現。再加上對貪嗔的執著,進而衍生出癡,讓人們不明所以地生活著。
有個朋友說:人和動物界是相反的。動物界都是雄性的美麗,以此來吸引雌性。人類界卻是女性更美麗,以此來吸引男性。
看似是相反,其實本質一樣。動物中,雄性是以美麗來吸引異性,人類卻是以力量、財富、能力來吸引。在這里,女性的作用便是加劇的男性的競爭,讓男性表現出更優秀的一面。
在追求女性的過程中,男性都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女性說:我是路癡,沒有方向感,如果誰的方向感好,我一定會更有安全感。于是男性就千方百計地把自己方向感展現出來;女性說:我買了個模型但是拼不好。于是男性就千辛萬苦地去拼那個模型;女性說:某某還挺棒的,跑了5千米氣都不喘。男性就會悄悄練習等著某一天告訴她,其實我也可以……
發現了嗎?在整個過程中,都是女性在掌控著。她們享受著男性的付出,她們感動著男性的付出,她們愛著付出的男性們。只有這樣,她們才能選擇出最優質的男性,為他生孩子,讓下一代也成為最優質的。
這同樣也是貪嗔癡、也是分別心、也是我執。但同樣,這也是人類的本能體現,屬于人類的無奈之舉。
那何為佛性呢?
超越這種本能,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中的一切。
接受自己的差勁,接受自己的弱小,接受自己沒有女人的事實。
當你接受了這些,或者說人類都接受了這些,男人也就不可能沒有女人了。因為沒有了分別心,女人遍地都是(大概占所有人口的50%),你不會為了某個女人而跟別的男人打得頭破血流;你不會為了證明自己厲害而瘋狂地去打擊別人。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諧。
只有跳出這個圈子,你才能看到更多的東西,你才能看到更多事物的本質,你才能無限接近世界的真理。
這時,在我看來,便可稱之為佛性。
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于根深蒂固的人性,我們如何才能超越?或許,現在談論這個太過于遙遠。對于還沒有佛性的我,怎么能揭示出超越人性,達到佛性的東西呢?
先覺察吧。覺察自己身上的人性,覺察自己心中的各種念想,這是超越人性的基礎,也是目前我在做,也堅信的東西。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