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時光對人的影響是極大的,古語說的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一個人以后的性格,心理乃至前途未來的變化,都可以歸結為他童年狀況下所受到的待遇。
童年,意味著朦朧和天真,這時候的兒童大多天性善良,童心未泯,對世界里的一切都處在萌芽時代,他們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好奇心是可以害死貓的,所以兒童們會常常犯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家長們需要耐心教育,真誠付出,才能獲得一顆健康成長的大樹。
由于現代社會的體系結構復雜多變,父母們常常面臨著社會的壓力,有些家長因為工作而放棄對孩子的照顧,有些家長由于工作壓力而遷怒于孩子,打罵孩子,更有甚者,甚至虐待兒童,導致這些孩子產生一生都難以泯滅的心理創傷。
人往往是孤單寂寞的,孩子也是。
為什么有些孩子往往沉默不語,性格孤僻,喜歡獨處,誠然,8090后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這無可厚非,然而,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才是極為重要的。缺少父母的關愛,孩子往往就會變得性格怪異,舉止乖張,行為往往出人意表,他們的目的其實是好的,就是為了吸引家長們的注意,好感受許多許多的愛與溫暖。
然而,有些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舉動,認為孩子是故意搗亂,心煩意亂的家長甚至會暴起傷人,兒童們往往以血淚收場。長此以往,兒童們的身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被侵蝕,所謂的善良愛心也會漸漸消磨,產生心里不平衡甚至是心里扭曲,許多年輕的罪犯的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就是這么一步步形成的。
廣州心理醫生認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教育孩子是很有一套的,現代人對自然的觀察力遠遠不及古人,所以古代多先賢哲圣。
古人認為,教育孩子,有七不責:
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于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這七不責,可以說絕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因為大多數中國家長往往會忽略孩子的心里問題,對其不重視,不會正確引導孩子,導致最后自食苦果,悔不當初,所以說,正確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是很重要的。
這些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長們要多多借鑒,不要一昧的放任自流,要對孩子進行系統化的教育,從身體到心靈,正確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真心關注孩子,尊敬孩子,如果可能,家長們這些無意的舉動,瞬間讓孩子的未來變得陽光燦爛!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